首页 > 玄幻魔法 > 片段人生:开局四合院 > 第37章 武人弄墨

第37章 武人弄墨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年代空间:被糙汉老公宠上天 大唐解签六年,才知是西游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重生后,成为疯批总裁的白月光 我真的只是为了活下去 请不要挑战我的专业 天王神婿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圣女殿下请吃药 全球进化:开局契约神明之书

顾里二人活了一辈子,还是第一次吃到水蛋。

那香甜的味道,让他们回味不已。

小用告诉他们,每旬他们都可以吃一个鸡子。

等他们吃完饭,商榷也起了床。

他穿着里衣就推门走了出来,站在廊下。

地面有些湿气,应是昨夜下了雨。

眺望远处,能看见尚未退净的薄雾。

商榷心情大好,吟诵道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。

有了这场春雨,春耕就可以开始了。

小用端着热水走过来,埋怨道:“早上天气还凉,少爷怎么也不穿好衣服就出来了。”

商榷笑了笑没说话,看向一同走过来的顾里二人。

他们在阶下站定,并不靠近。

商榷淡淡地道:“这院的活不多,你们先听小用安排,有事就跟小用说。”

见卢平打理好来到前院,就说道:“卢平是吾的学生,今年要参加童子试,你们无事不要吵他。”

顾里二人躬身应是。

商榷又道:“你们暂时还用自己的名字,以后要不要改,还得看你们的表现。今天有差役过来圈画土地,顾里你帮着看着点。”

顾里二人再次应是。

商榷就挥手让他们下去。

小用伺候商榷洗漱,又端了早膳到西厢。

等商榷和卢平用完早膳,学堂的学生就到的差不多了。

商榷继续讲学。

不过几百字的《三字经》已经串讲完。

虽然还有学生不能默写完全,但背颂却是十分流畅,里面的字也都认得。

东厢西面的黑板上写着学会的内容,每天开课的第一件事,就是由卢平领着学生朗读。

然后再排着队地上前描绘一遍。

刚开始还会有断笔和歪斜,商榷时常要把所有的文字擦掉,再重新写上。

不过十余天,学生描绘就已经顺畅了许多,除了个别几个笔画较多的,大多数字已经不需要商榷每天重写了。

商榷见此法有效,就跟里正商量在院外寻一处地方,砌一堵石壁,专门篆刻蒙文供学生描绘。

对这种可以扬文弘礼的举措,里正很是欢喜。

商榷的《三字经》他早有耳闻,村里面进了学堂的学生回家后常常随口而颂。

连他听了几遍,都能跟着背出好些来。

这也是他为什么让长子商升过去帮忙的原因。

这是这个儿子憨直太过,只知道干活,连偷师都不会。

若是能砌壁刻书,村里的人都能跟学习。

而且听商榷的意思,以后还会篆刻其他蒙文,供学生描绘。

那石壁砌在院外,也不背人,谁都能去看,去记。

看得久了岂不是人人都能识得几个字了?

对此里正是百分之百的支持。

……

差役是下午到的,没骑马,徒步而至。

来的有三人,先去了里正家里。

又在里正的陪同下到了商榷的家。

商榷买田的事,已提前告知了里正,昨天进县城只是固定流程而已。

三人中有一人不是差役打扮,而是一身的长衫,看着到像是个掌权的。

他们进院时,商榷正在给学生上课,来人也没有打扰。

顾里带着两个差役圈地去了。

小用本想请里正和那长衫男子去西厢喝茶,他们也推拒了。

二人就站在院子里听商榷讲学。

不过几十亩地,又不涉及旁人田产。

加之人口稀疏,村里荒地不少,顾里又早得了吩咐并不强求要什么上等水田,所以两柱香的时间几人就回来。

顾里把方才圈定田地的契籍交给小用。

一名差役走上前来对那长衫男子说了些什么。

长衫男子轻轻点了点头。

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,屋里有杂音传出来。

小用知道这是商榷讲学结束了,就敲了两下房门。

一会儿,卢平打开了房门,见院子里多了些人不由抿了一下嘴。

不高兴地瞪了小用一眼,回身请商榷去了。

不一会儿,商榷走了出来。

看清院子里的来人,立即整衣拱手,“学生见过县台大人。”

卢平这才知道来的人是县令,也赶紧跟着拱手施礼。

县令到不以为意,挥手免礼。

商榷请县令和里正进正堂说话,小用则要招呼两名差役去西厢房用茶,被拒绝了。

里正也以家中有事为由推拒了,向县令请辞。

县令也知他是避嫌,没有为难就同意了。

顾刘氏知道来的是县令,上茶时都战战兢兢地。

商榷见这架势心知来者不善,就挥手让她下去,说道:“这里不用伺候”。

等县令入坐主位,商榷才坐在下位敬陪。

县令道:“方才听你讲学,内容很是有趣,听里正讲是你自己编纂的?”

商榷回道:“回大人,学生所讲之《三字经》,确是学生根据《字义》、《国礼》等典籍编纂的。”

县令点点头,拿起茶杯喝了一口,神情一顿。

垂眼看了一眼杯里的茶水,又不动声色地道:“听说你还想在村里择地砌壁篆刻此文?”

商榷抬头看去,看不出他是喜是怒,思绪转了转,低头认错,“是学生莽撞了。”

县令却轻笑了一声,“这是好事。”

商榷刚松了一口气,就听县令接道说道:“只是……示文于众,就不怕乱了贫贱尊卑吗?”

商榷放松下来的精神又再次提了起来,不由暗骂自己得势猖狂,不知深浅,仗着自己多学了点东西就想改变现状,无视阶级。

全然忘记了,此时文字典籍都还掌握在世家的手里。

虽有科举,但贫家子弟大多止步于秀才,能得荐牌入考举人的少之又少。

能入朝为官的,更是凤毛麟角。

正因为权利还握在贵族手里,这世界的科举制度才能没有阻碍的推行。

可若是示文于众,人人都能识字学文,那世家的权利早晚会被削减、取代。

公子桓他们也只是答应在府学宣扬,帮他取得具名文书,并无公之于众的意思。

想明白了这些,商榷的额角不由得渗出细汗,知道自己这是犯了大忌讳了。

商榷离坐,跪俯在地,“学生鲁莽,请县台大人恕罪。”

小用安顿好差役就要回正屋,却被差役说话拌住。

县令问道:“你家中的《字义》从何而来?”

商榷老实回答:“起先是学生父亲默篆的,后经学生修篆而成。”

“不想本官辖境内竟出了你们父子这对大才”,县令笑了起来,“起来吧,跪着实在难看。”

(本章完)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天荒九曲 洪荒世界穿越诸天 一拳横扫诸天的我真没开挂 龙界:谁说恐龙不是龙了 九洲丹香厨圣 玄幻:我命由我不由天 穿越:从这里开始 至尊修罗 最强至尊修炼系统 人在修仙界,开启无敌之路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