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创意那不是拍脑袋就有吗 > 0020 小成本大奇迹

0020 小成本大奇迹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亮剑:从代管新一团开始 征服NBA从盲盒开始 女帝转生:我师兄是绝世高人 致富从1978开始 重生后和渣攻的白月光HE了 吾妻上将军 惊悚游戏:我是精神病院长 贱仙传 妖族群:开局我夺下了超级大红包 霍格沃茨疾风传

第三日周六票房高达六千七百万,名列票房榜第一名,这个数据震惊了所有人。

媒体开始大肆报道。

什么小成本的逆袭,新人导演创造的奇迹等等标题一个比一个抓眼球。

而那两部由顶流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,票房已经滑落到了两千万以下。

对这个成绩所有人都不觉得奇怪,这两部电影说白了就是资本拍出来收割韭菜的,前三天的票房几乎就是最终票房。

而资本也很清楚这个道理,三天票房破亿已经是大获成功。

而且也已经榨干了韭菜,没必要再浪费钱宣传了,几乎把所有的宣传都撤了下去。

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几乎就只有夜店一家在投入资源宣传。少了竞争对手,一分钱的宣发费用起到了五分钱的效果。

虽然这个过程就只有很短暂的一两天,但效果实在太明显了。

第四天,票房达到了八千一百零九万,继续领跑票房榜,而他的总票房也已经达到一亿六千万。

结合它只有一百万的投资,又是一个小成本逆袭的神话。

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他们花钱问媒体买报道了,而是媒体反过来追逐报道他们。

即便夜店的宣发费用没有增加,可报道的媒体反而更多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一部小成本喜剧创造了奇迹。

很多原本对这部电影没兴趣的人,也被这个报道吸引,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能创造这样的奇迹。

谁都能看得出来夜店的潜力巨大,八一厂自然也能看得出来,增加排片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。

再加上同档期又没有什么能打的片子,空出来的院线空着也是空着,还不如给它。于是新的一周,夜店的排片从三千家扩大到了七千多家。

随着工作日到来票房会断崖式下跌,可夜店凭借着以上种种因素,居然顽强的坚持了下来。

周一票房依然保持在四千五百万。

周二也就是第六天,四千一百万。

第六天三千七百万。

第七天三千八百万。

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已经是夜店的极限了。和它自身的质量没有关系,而是元旦档期到了,好几部大制作上映。

首先排片就被积压到只剩下两千多家,誊出的院线都给了那些大片。

剩下的时间它能做的就是靠着这点微弱的排片,尽量收割剩下的票房。

然而夜店的坚挺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,元旦的前一天在一众大片的倾轧下,它依然获得了一千零六十万票房。

虽然只排在了票房榜第六位,但也足够让人振奋。

元旦三天它又分别获得了一千九百万,一千四百万,一千一百万的票房。第四天终于跌出千万行列,只有五百多万票房。

但对于它的表现,所有人都给出了满分的评价。

一部全是新人没有任何明星大腕,总投资只有一百万的小成本喜剧片,三亿八千万的票房,还能苛责它些什么呢?

离上映结束还剩下两个星期多一点,以它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突破四亿绰绰有余。

当这个数据被公布,娱乐圈为之侧目。

国家电影总票房这个大盘一年比一年大,每年票房破亿的国产电影超过五十部。找几个顶流明星,拍一部‘魔幻’爱情片都能收获上亿票房。

然而夜店依然足够让人瞩目。

一百万投资,四亿票房,四百倍的收益。

这个比例放在任何行业都足够让人动心。

关键是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足够多,足够具有话题性

一个普通的中戏导演系大三学生,家乡受灾猝死,被抢救过来断了九根肋骨,躺在病床上写下了感人至深的《为了谁》。

然后又在病床上写下了夜店的剧本,获得学校新星计划扶持,找来一群群演,带着重伤之躯用二十天拍摄了一部电影。

上映后获得四亿票房。

什么叫新闻?这才叫新闻。

无数媒体想要想要采访陈景恪,有些他能拒绝,有些实在拒绝不了。比如六公主的光影星播客,你拒绝一个试试。

反正陈景恪不敢,而且他本身对六公主就挺好奇,抽空去录制了一期。

他躲在校园里一般人骚扰不到他,但永远都不要高估某些人的节操,很多人就跑去骚然他的家人。

甚至有许多网红在他家店铺门口摆上了摄像机,准备直播他家人的生活。

陈景恪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的气愤,但在请教过律师之后就有了主意。

先让家里人去警告那些网红,不要直播他们的隐私否则后果自负。这些警告当然不起任何作用,那些人依然我行我素。

陈景恪的家人假装无可奈何,就不管了。那些网红还以为自己胜利了,别提多高兴了。

然而一个星期后,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法院的传票。

陈景恪用实际行动给这些法盲普及了一下法律知识,国家有规定,公众人物需要牺牲一定的隐私来满足群众的需求。

所以拍摄、直播明星等公众人物的行为并不违法,明星对此也没有任何办法。

可陈景恪的父母不是公众人,他们只是普通人。直播他们的隐私并以此获利,那就是妥妥的犯罪。

一次性把二十几个所谓网红送进法院,这件事情马上就平息了下来,再也没有人敢去他家里找麻烦,就连记者去他家里采访也都小心了不少。

比起家里人,陈景恪的生活改变才是最大的。

首先老师对他更加的和蔼可亲,什么事情都变得可以商量了。甚至有老师主动给他圈了考试重点,懂得都懂。

其次是同学对他的态度改变也很大,大多数都是往好的方便转变,还有少部分更加的羡慕嫉妒。

其他系的校友对他的态度改变也很大,许多人主动和他交朋友,其中以表演系和音乐专业的人居多。

陈景恪也是不厌其烦,不过他很清楚口碑的重要性——至少对自己的校友和同学不能太僵硬,基本都能做到礼貌性接待。

这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锻炼。

一月十六号学校放假陈景恪回到家中,受到了热情的欢迎,七大姑八大姨都过来看望他这个名人。

着实让爷爷奶奶骄傲了一把,出门和人聊天声音都大了许多。

陈景恪私下约了几个高中时期比较要好的同学出去吃饭,明显能感觉到双方之间的生疏。

之后他就没有再出门,把自己关在家里恶补导演知识,同时写下一部剧本。

一月二十二日夜店下映,总票房刚刚突破四亿。

他穿越后的第一部电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重生之远见 归隐后,绝世CEO求我联姻 红色权柄 男人五十 帝王劫:绝宠弃妃 异能觉醒:你的剧本在我手上! 重生:官场狂飙 空间小渔娘:赶海捞鱼暴富了 续善命斩恶魂,我在都市学洗魂! 我不是祁厅长,叫我祁书记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