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耽美 > 在年代文中暴富 > 097(微修)(他们这代人要努力建设祖国...)

097(微修)(他们这代人要努力建设祖国...)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督公家的小仵作又要和离啦 柯南之总有人想谋害我 庶女太子妃 一剑霜寒落九洲 废土何处是桃源 暗恋它是奶糖味的 我在异界写书封神 离婚后我爆红娱乐圈 斗罗:我在幕后引导推翻一切! 闪婚选我我超甜

京城。

姚春雨来到京城后,用粮食换了很多金条。与c市情况不一样的是这里很缺粮食,有钱人也多,粮食有价无市。她轻松地换到了很多金条,还换到了两个四合院。

“粮食换房子”这件事竟然是真的!即便姚春雨都不禁为之心动,经历过后世天价房价的人,对房子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。京城的房价高昂得足以压垮三代人,但现在她只需要花一点粮食就可以买到房子,甚至房子多得能挑花人眼。

今天,后海有户人家就要把四合院卖了换一百斤精细粮。先前有过房子挑花眼的经历,现在姚春雨对它的热情已经淡去很多,何况这套要一百斤精细粮。姚春雨皱皱眉头,有点贵。但她听说是后海的院子她还是去看了一眼。

后海那边的地段好,四合院修得很雅致漂亮,明清时期文人骚客多住在那一片。

领她去看房子的是一个中年男人,颧骨高耸消瘦,脸上露出诚恳而清淡的笑容,笑容颇有点落魄凄惨的味道。他说“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院子,除了以前那些王孙贵胄的院子不能比,我保证你很难找出比它更漂亮的四合院。”

这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子,四合院的主人在清代是京城的富商,为了附庸风雅特意从苏州请了工匠盖房子,门口的石碑是当年的进士题词,院子里挖了池子、修了假山,建了观鱼台,姚春雨一看这个院子就喜欢上了它,之前买过的两个四合院跟它一比,都被比到天边差得远了。

它的现任屋主是一个老头,他拉长了脸说“两百斤精细粮才换。”

中年男人担心姚春雨不要房子了,对着亲爹摇摇头,“爸,你让人家上哪里给你凑那么多粮食?”

两百斤精细粮这谁拿得出手,这一开口还不得把人吓跑了?他微微地冲姚春雨笑“别听我爸的,一百斤就好。”

原来是父子俩意见不统一,换了别的院子姚春雨扭头就走人,但她着实很喜欢它,这套四合院漂亮得让她一眼就相中了。

老人沉着脸坚持地说“这是我爷传给我的,跟你有个屁干系!少一斤都不行,没有我就不卖了!”

中年男人央求道,“爸您就别添乱了,孩子病了只想吃馒头,你说人快要饿死了,守着这套房有什么用?”

听到孩子,老人肉眼可见地松动,他心痛得宛如割肉般地掏出房契,房契递给姚春雨后整个人有点面如死灰样子。

姚春雨总算露出了一个笑容,等着人弄房契过渡手续,自己签字交粮食。

这时候有人附在老头子耳边说了一句话,“三块钱一斤粮食,真的不骗你!”

老头满脸的悲愤不见了,抢过姚春雨手里的房屋转让书,“等等——我不卖了!”

姚春雨实在喜欢这套房子,她怀疑这两个人一个唱黑脸、一个唱红脸地提高价格,一百斤精细粮已经是高于市场价,这年头谁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粮食?上一套四合院姚春雨只花了五十斤精细粮。

她脸上的笑意消失殆尽,对中年男人说“如果对价格不满意,我们可以探讨商量,但你们这样卖房子实在很没有诚意。你们考虑清楚再来找我,我的时间也很珍贵。”

中年男人凄惨地一笑,“爸,李叔,你看你们把我的顾客气跑了,”

姚春雨走了之后,老头的邻居才拍着胸脯说“跑了正好!真的有三块一斤的粮食,我儿子告诉我的,昨晚拎了十斤精细粮给我。来来来,这两斤粮食你拿去给宏儿补补身体。”

苏老头将信将疑,揣了一兜的票子去找李老头的儿子。

天黑时分,他满脸红光地背了五十斤粮食回来!这还是看在他从小看着李老头儿子长大的份上,他特意匀给他的!李老头的儿子,李先进在派出所工作,为人诚实善良。

苏老头家有困难,他把自己家的粮食匀给了他们。

于是……姚春雨惦记了几天,后海要卖房子的那家人再也没有来找过她,非但如此,那一片的屋主也不再卖四合院。

苏家院子。

苏老头啃着甜甜的玉米,翘着二郎腿躺在贵妃椅里,“幸亏没卖房子!”

否则哪有这样舒适享受的日子?

苏老头不缺钱,他每个月工资150元,粮食三块一斤、猪肉十五块一斤,一个月的薪水可以换四十斤精细粮外加,足够一家人嚼用。他听说这是一个叫“泥材村”的生产队在外边卖节余粮食,秋天粮食收多了、吃不过来,找了亲戚帮忙卖了多余的粮食。

这个生产队的人太善良了,人人都是大善人,拯救了他们一家人。苏老头啃着香甜的玉米,淀粉带来的饱腹感使人愉快,让人越吃越感动,他心里直盼望他们争气点,争取年年丰收!

……

苏叶把给自己存的口粮掏了出来,一万斤粮食刚入京城跟小雨点汇入大海似的,无声无息。她收到了四万三千元的回款,加上先前的两万一千元,手里一共有六万四千元。

六万块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,苏叶不太确定这笔钱够不够买一台电子显微镜,她冒着生命危险花重金拍了一份电报给远在欧洲的学生。和海外联络,到了七十年代可不就是会出人命的事?不过苏叶有信心,十年后她可能已经回到自己的时代了。

当晚,陆思远收到了电报,他兴奋地一跃而起,电报里只有短短的一段话,苏叶打听德产的电子显微镜价格、让他帮忙联系供应商。英国距离德国不远,坐火车便可以抵达,陆思远反复看了几遍纸条,收拾好行李马上出发去买德国的火车票。

“陆,你怎么那么兴奋?”同寝室的舍友马克问陆思远。

陆思远虽然是华国学生,英语学得一塌糊涂,但他的理科能力很强,只上了短短三个月的课程他就可以自如地用汇编语言编写四则运算,运行的速度比卢卡斯教授编写的那一套还要快05s。05秒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卢卡斯教授是计算机领域里的权威专家,而陆思远只是普普通通的本科生!

实际上国际上对华国存在着技术封锁,陆思远去买显微镜结果必然失败,好在可以用技术换技术。

六零年代的计算机水平很低,使用的是最底层的机器语言,硬件条件很差,因此存储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苏叶很快写了一套优化存储的算法寄给陆思远。这一次拍电报苏叶花了将近千元巨款,心痛得她一个月以后想起这件事,心头仍在滴血。

陆思远当天便收到了苏叶的电报,他读完信后,将信将疑地按照她的步骤去联系了自己的教授,果然用一套算法成功地换了一台显微镜。

这是一套先进的n位数的四则运算存储算法,它用算法的方式优化了数据存储,提高了机器的存储空间,换而言之它提高了机器的多位数运算数能力。短短的两页纸让卢卡斯看得双目灼热,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接下来的代码。

陆思远是硬着头皮来找教授的,万万没想到苏老师寄来的两页代码有这样的威力,足够让卢卡斯心甘情愿出面帮他购买显微镜。

这一刻,陆思远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浓浓的骄傲和敬佩。外国人很轻视华国籍的学生,连卢卡斯也不例外,平时习惯了用鼻孔面对他和华国的同胞,但是他却在这套算法前低下了头。

苏老师写的算法,陆思远的水平不足以看懂它,但他偷偷地誊抄了一份,以待日后仔细钻研。

苏老师不愧是他崇拜的人!

一个月后,陆思远不负众望,成功预订了一台电子显微镜。苏叶在黑市慢慢地把钱兑换成英镑,当下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24,美元与英镑汇率是128,她蹲在黑市东拼西凑地兑了七千五百英镑,给陆思远汇了过去。

同时苏叶去找陆厂长请求帮忙。

长友今年的利润很可观,盈利的年份它会有一笔可用于油厂的基础建设的款项,如果以长友油厂购买电子显微镜用于支持油厂的“技术开发”的名义,苏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港口接机器了。

“陆厂长,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。”

苏叶把自己近期要购买一台电子显微镜的事情告诉了陆厂长。来之前苏叶已经揣好一肚子的策略,说服陆厂长答应这件事。事急从权,她必须要买显微镜,陆厂长是不答应也得答应!

谁料陆厂长听完,深思片刻答应了,“没问题。机器应该不小,肯定要用汽车运输。我让杨副和司机跟你去港城接货。只是我想去见一见这位阮儒良老师。”

一台显微镜价格不菲,何况它是德国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产品。苏叶要搞到这么新的显微镜显然不容易,他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是自己儿子“搞”来的机器。

陆厂长特意去了上沟村考察,发现他们真的种了一片红薯地,阮儒良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实验器材。现在还没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,地里新挖出来的红薯已经有两个巴掌大,正摆在阮儒良的桌子上。陆厂长心里暗想这位阮老师确实是个有本领的人。假如地里的红薯都像桌上的这么大,产量岂不是要翻一番?

他顿时理解了苏叶帮助他的缘故。

他看着这间简陋的“实验室”,不禁脱口而出“阮老师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困难,油厂可以给你提供帮助。”

阮儒良热情地感谢陆厂长,双手用力地和他握手“没有别的困难了,其他的我们都能解决,只有这个仪器确实名不正言不顺。多谢陆厂长帮忙!如果油厂以后需要研究花生油料,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。”

苏叶告诉他现阶段如果用油厂的名义从事研究活动,更方便,阮儒良是个老实人,既然借了人家油厂“技术研究”的名义,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做起来。

陆厂长的眼角笑出浓浓的细纹。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之喜,虽然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,但他莫名地对阮儒良有信心。

半个月后,德产的显微镜漂洋过海抵达港城的维多利亚港。杨雪爸和司机开着车,载着苏叶和两个学生去了香港。刘刚和李明是来搬机器的,苏叶很乐意学生去见识见识世面。

去港城的路上,苏叶打开仓库后台瞄了一眼,心砰砰地快要跳出喉咙。

我滴老天鹅,她多了十万斤粮食!苏叶这会脑子有点缺氧,从未有过如此多的粮食,一时半会居然想不到要怎么处理它们。

感谢富裕的京城市民,让他们拥有了一台显微镜!

……

汽车开了一天一夜,停在一个叫鹏城的小渔村,这里落后、贫穷,遥望的对面是繁华的大都市。一行人拿着通行证坐船去港城接货,坐了一天的车再乘坐游船,李明已经变成一只软脚虾,上吐下泻。

刘刚和李明好奇地看着繁华的城市,他们就像第一次进城的乡巴佬一样,满脸写满了震惊。

这里和大陆差别很大,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、汽车、轨道电车。马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,一家挨着一家,每个人忙忙碌碌,大街上长得胖的人比比皆是,不像大陆人人面黄肌瘦。

大楼里穿梭着的人衣着整齐、光鲜亮丽。它就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,没有饥荒、远离了贫穷,宛如梦境中令人向往的世界。

一水之隔的差距,仿佛一天一地。

李明吐得厉害,苏叶带他们去吃了晚饭,他们来到了一家装潢挺不错的餐馆。苏叶用英文利索地点了一串菜品,杨雪爸劝道“我们几个简单吃点就好了,办好事情要紧。”

苏叶微笑着说“这里粮食不要粮票,大陆可没有这样的好事。我请客,价格看起来挺合适的,你们吃不吃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医生老婆请入怀 来路不可期 我是旗木家的二少爷 不会真有人被我吓哭了吧 重生之嫡女谋嫁 股神传奇 衍道修真 做首富从捡宝箱开始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大师兄我抓住你了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