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重生朱标,我才是明太宗 > 第42章 典礼仪式

第42章 典礼仪式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读书获取无限异能,我在末世成神 快穿:麻了,这些大佬全员崽控 手掌仙灵图我带家族从筑基到飞升 生活随想随思记 开局一只猫,收获人生巅峰 重生,被霍家太子爷强制娇生惯养 重生局大佬重返人间 小心!少奶奶带着乌鸦嘴杀回来了 重生后,我继承了前夫千亿遗产 暖春入帐

诸事准备完毕,皇帝着冕服御奉天殿,而后太子朱标入殿,站立于御座的东面,等待仪式开始。一众内官进进出出地忙活着,册封仪式中担任引礼官、赞礼官、捧授册宝官等等职司的都是些内侍,朱标一个都不认识,便闭目养神起来。

此次受封的老二、老三、老四、老五、老六以及守谦(朱元璋兄长的孙子)则在引礼内官的带领下由奉天东门入,站立在殿外丹陛之下,奏乐、赞礼、鞠躬、跪拜等一应礼仪都有专人引导,他们只需要照做就行了。仪典开始,首先赞礼官唱鞠躬,同时乐起,受封皇子以及文武百官向皇帝行礼。

然后,承制官在殿内跪接圣旨,再由殿中门出,立于门外称“有制”,受封皇子皆跪,宣制曰:“封皇二子为樉为秦王,皇三子棡为晋王,皇四子棣为燕王,皇五子橚为吴王,皇六子桢为楚王,皇从孙守谦为靖江王。”宣制完毕,诸亲王再拜。承制官返回奉天殿复命。

朱标在殿内最深处,距离太远,看不清外面的具体情形。按照礼仪程序,接下来受封诸王会依次进入殿内,被授予册宝。首先是秦王朱樉,引礼官带领其从殿东门进入,站在御座之下。只见朱樉一脸严肃,神情紧张,甚至额头上都出汗了。

赞礼官宣布授册宝。先由捧册宝官从宝册案上拿起金册,将其交给读册官,读册官宣读金册中的册封文书,然后将金册交给中书丞相李善长,再由其跪呈给秦王。秦王无需自行接过金册,而是由捧授册宝内侍代劳,接册后立于秦王西侧。授宝玺的过程和授金册基本一致。授完册宝,秦王行拜礼后,由引礼官引导至殿外。

整个过程,朱标什么都不需要做,连句话都不用说,就呆呆地看着,偶然看到朱樉的目光,便微笑点头示意。接下来依次是晋王、燕王、吴王(后改封周王)、楚王和靖江王入殿接受册宝。老四朱棣倒也没有出奇冒泡,循规蹈矩的,除了时不时地朝朱标笑笑外,并没有出什么差错。至于其余年幼的四位皇子,宣制册封和授予册宝的仪式都由丞相和内侍官前往后宫各处进行。敕封皇七子榑为齐王,皇八子梓为潭王,皇九子杞为赵王,皇十子檀为鲁王。

授完册宝,礼部尚书奏请“诏书用宝”,由尚宝卿用宝,礼部尚书再奏请“捧诏赴午门开读。”昭告天下曰:

“朕荷天地百神之佑、祖宗之灵,当群雄鼎沸之秋,奋起淮右,赖将帅宣力,创业江左……。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,其诸子当封以王爵,分茅胙土,以藩屏国家。朕今有十子,即位之初,已立长子标为皇太子,诸子之封,本待报赏功臣之后,然尊卑之分,所宜早定。

乃以四月初七封第二子樉为秦王,第三子棡为晋王,第四子棣为燕王,第五子橚为吴王,第六子桢为楚王,第七子榑为齐王,第八子梓为潭王,第九子杞为赵王,第十子檀为鲁王,从孙守谦为靖江王,皆授以册宝,设置相传,官属及诸礼仪,已有定制。奉天平乱,实为生民,法古建邦,用臻至治,故兹诏示,咸使闻知。”

另外,册封每位亲王还有专门的圣旨,靖江王由于和朱元璋的关系与诸子不同,其文略异。除此之外,还遣使告知高丽、安南等藩属之国。册封仪式,繁文缛节甚多,足足搞了一个上午,而朱标的任务就是傻站着,累得他腰酸背痛。奉天殿的仪典完毕之后,朱标便匆匆赶回春和宫。现下,各亲王已前往坤宁宫,行中宫朝谢仪,之后就会到东宫朝谢,他要早点儿回去准备了。

一个时辰后,东宫正殿内,朱标已经换了常服,端坐在座位上。引礼官引导同样身着常服的亲王到殿外台阶之上,赞礼官唱鞠躬,亲王皆拜。然后,还是秦王朱樉当先入殿内,依次是其余各王。赞礼官唱跪,秦王以下皆跪。由秦王代表众亲王,恭谢曰:“小弟樉等兹受封册,谨诣皇太子长兄殿下恭谢。”赞礼官唱俯伏、兴、平身,谢礼毕。

虽然没有皇帝在场,而且是在东宫内,朱标还是只能不苟言笑,不能太随意,一切都要严格遵照礼仪规程。谢礼已毕,朱标起身返回寝宫,众亲王由引礼官带领依次退出。朱标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,而朱樉等人还有事情要做。受封亲王在西宫亲王殿行自贺仪,也就是亲王之间以长幼之序,依次称贺。

最后是诸王接受百官朝贺。文武百官以中书丞相为首,在赞礼官的引导之下,跪唱:“银青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等,兹遇亲王殿下荣应册宝、封建礼成,无任欣忭之至。”赞礼官唱俯伏,丞相及文武百官皆行礼,贺礼毕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柯学:遇到我,毛利兰心脏怦怦跳 最强之无双枭雄 盘点历史: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大明第一爵 魔劣:掀翻格局,从入学一高开始 开局诬陷叛国?反手起兵造反 海贼:百兽厄灾,我的冤家系统 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离经叛道小穿女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